一向敢說敢言的馮小剛最近又爆出了金句“中國電影現在讓觀眾吐槽垃圾遍地,一定和大批的垃圾觀眾有關係。對不對?如果不去捧這個場就沒有生存的空間,製片人也就不去製作垃圾電影了。往往垃圾電影票房還很高。”

馮小剛:垃圾觀眾還是垃圾導演?

為什麼馮小剛會突然向群眾開火呢?

就在6月17日,馮小剛和編劇嚴歌苓攜新作《芳華》劇組亮相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式紅毯,首度公開最新版海報,為國慶檔上映宣傳造勢。前一天才開完新片發布會,隔天就炮轟觀眾搞事情,讓人不得不懷疑馮小剛的動機。

姑且不論其是為了給新片宣傳炒作還是真的作為一個導演發自肺腑的對影視行業的病態進行批判,但馮導的“垃圾觀眾”的觀點卻吸引了廣大網友的注意力。很多網友認為其“話糙理不糙”,還有人認為他是強行甩鍋,明明就是“垃圾導演”的錯。

那麼什麼是垃圾觀眾和垃圾導演?

一、垃圾觀眾

垃圾觀眾指的是忽略演技和電影內容,只關注是否有自己鐘愛的明星參演。

儘管網友們一邊說著“貴圈真亂” 一邊卻還是樂此不疲的關注“愛豆”的各種娛樂八卦新聞,對戀愛曝光、新作上映、撕逼等等關注度比“今天中午吃什麼”還要更上心,每天準時打卡。“愛豆”新片一上映,就馬不停蹄的趕往電影院貢獻票房,還不忘了威逼利誘親朋好友一起支援。一個多小時的舔屏之後準時在愛豆賬號下評論比心、打氣表白,附上一長串的“好帥!電影很好看,***你真帥!”

這樣的觀眾我們能稱呼他為影迷嗎?能稱為優質的觀眾嗎?這種拋開演員演技不談、除去影片內容不說而盲目追星的觀眾即為馮小剛口中的“垃圾觀眾”。這些人不僅不會促進電影行業的發展,還會導致電影行業病態的發展——好的電影好的演員沒有流量產生,而垃圾電影的票房卻奇高。

二、垃圾導演

我認為的垃圾導演有2種。一種是為了迎合某明星或作家的粉絲而專拍粉絲電影的人,另一種是跨行業當導演卻專產爛片的人。

首先第一種,拍粉絲電影的導演。這類型導演拍出的影片只為了迎合粉絲的心理,以低成本製作換取高票房回報,影片本身卻沒有價值,也沒有輸出任何有深意的思想。

如以楊冪粉絲為代表的《孤島驚魂》《hold住愛》《分手大師》,票房分別為8950萬、4630萬和6.65億,雖然《孤島驚魂》打破了國產驚悚片難過3000萬的“行規”,分手大師也創造了過億的高票房,但也改變不了他們是爛片的事實,豆瓣評分都不超過5.0分。

馮小剛:垃圾觀眾還是垃圾導演?

炒得沸沸揚揚片酬超2億的Angelababy,其主演的幾部電影《何以笙簫默》和《微微一笑很傾城》票房竟然達到了3.54億和2.76億。很難說粉絲們到底是衝著原著還是楊穎而貢獻了這麼多票房,但可以肯定的是口碑都不高,經各位資深豆友影迷斷定為爛片。

馮小剛:垃圾觀眾還是垃圾導演?

相比之下,一些真正的好電影,能夠傳遞正能量發人深思的影片卻得到了與之不相配的票房。比如2014年趙薇和黃渤主演的《親愛的》,豆瓣評分8.3,票房3.44億,還沒有《何以笙簫默》高。再比如14年狂攬6項金馬獎的文藝片《推拿》,豆瓣評分7.7,票房只有1314萬,低得不能再低。

馮小剛:垃圾觀眾還是垃圾導演?

如今的票房似乎已經不是衡量一個電影的好壞標準,用來鼓舞和肯定導演及演員們的方式,而是粉絲們用來支援愛豆的一種途徑,自己選的愛豆即使演得再差也要咬牙看完。

我們再來說說另一種“爛導演”——專註產爛片的跨行導演。

首當其衝的就是躋身億元俱樂部的郭敬明,作為小說界標杆性的人物,他創造了很多青春期的小說讀物,積攢了超高的人氣。也許是不滿足於隱於熒幕之後的作家身份,他開始頻繁出現在熒幕面前作秀,並且開始執導改編自己的暢銷小說《小時代》系列、《爵跡》,雖然幾部電影邀請的都是當紅明星出演,票房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小時代系列票房破20億,爵跡的票房3.6億),但是豆瓣評分永遠徘徊在3-5分之間,同樣被評定為嘩眾取寵的大爛片。

馮小剛:垃圾觀眾還是垃圾導演?

除了作家轉行做導演之外,演員轉行做導演也很常見,很多演員在自身專業性和人氣提高到一定階段的時候開始考慮轉行做導演,畢竟掌控別人的錢包比被別人掌控錢包更好不是嗎。但就有部分演員以為演得好角色就能成為一個好導演,拍出的作品讓人大跌眼鏡。其中被人噴得最慘的就屬鄧超,作為一個演員來講,他的演技和專業性是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也創造了很多經典的影視作品,塑造了很多深受觀眾喜愛的人物角色。而作為導演,《惡棍天使》雖然獲得了6.49億的票房,但口碑卻極差,甚至有粉絲直接喊話讓其回去好好做演員。

馮小剛:垃圾觀眾還是垃圾導演?

像這樣半路殺出跨行做導演的人數不勝數,他們憑藉著前身份的高人氣和粉絲量,將其轉化為執導影片的票房,並為獲得的成績而沾沾自喜,在生產爛片的道路上踴躍的前進著。

中國這麼多爛電影的產生,真的就如馮小剛而言是“垃圾觀眾”的錯嗎?

如我上述的分析,我認為馮小剛直接將鍋甩給觀眾並不是非常客觀。中國層出不窮的爛電影,助攻的不僅是“垃圾觀眾”,還有“垃圾導演”。

“垃圾觀眾”和“垃圾導演”的關係,就如同雞生蛋蛋生雞。沒有“垃圾觀眾”瘋狂的無條件的支援明星,也就不會有更多粉絲電影的產生。而“垃圾導演”如果不是想利用明星和粉絲的粘性獲得利益和名氣,也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製造爛片。

因此,作為觀眾,應該理性的支援明星,提高自己的影視欣賞水平,不以導演和追星為首要目的,注重影片題材和演員演技,爭取以後不給爛片貢獻票房,也不埋沒任何一部好的影片;作為導演,還是應該拿作品說話,在其位謀其職,努力的拍攝優秀的電影回饋觀眾才是名利雙收的王道;作為跨界新導演,電影並不是隨便拍著玩斂財的工具,想要轉行做導演,僅有演技和人氣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要有導演的才能,能創造出令人五體投地的驚歎之作。如果時機不成熟不妨再沉澱沉澱,千萬別一時衝動毀了自己多年來建立起來的人氣。

除了“垃圾觀眾和垃圾導演”,生活中還有什麼?

對於電影有“垃圾觀眾”和“垃圾導演”,對於裝修則有“垃圾業主”和“垃圾裝修公司”,對於醫院有“垃圾病人”和“垃圾醫生”,其實,每個行業都有所謂“垃圾”的存在,為什麼這麼說呢?舉個簡單的例子:

生活中總存在一些自以為懂裝修,事事都要插手的業主。一嫌報價貴不合理,處處壓價;二懷疑師傅的工藝,反覆折騰;三覺得裝修很簡單,自己捅婁子後讓裝修公司背鍋。此為“垃圾業主”。

同理也存在利用裝修行業不透明的弊端,迎合業主低消費心理用價格戰擾亂市場價格,事後偷工減料、不兌現口頭承諾、合同處處隱藏陷阱,讓業主苦不堪言的裝修公司,此為“垃圾裝修公司”。

“垃圾業主”與“垃圾裝修公司”的共同之處在於——利益。

“垃圾業主”因為缺少經驗,對裝修的認知不足導致武斷的認為裝修是一件操作簡單且價格“便宜”的事情,認為報價單上羅列的工程項至少有一半是沒有必要的,設計費、服務費也是坑人的把戲。一減再減後價格終於滿意了,親自上陣監督指揮,但裝修的結果仍與想象大相庭徑,那麼糾紛就來了。

而“垃圾裝修公司”則看中了“垃圾業主”貪小便宜的心理,不斷的推出低破天的優惠套餐,美曰其名為“讓利消費者”。騙取業主簽訂合同後,真實面目就暴露了,通過各種手段彌補讓利的差價獲得收益。施工與設計多處不符,不斷要求增項收費,偷換材料採用差一點的材料謀取中間差價,一來二去,裝修完後的報價高於最初的一倍不止,業主才發現早已經掉入了狼窩。

如何避免做“垃圾業主”?

裝修陷阱的存在是為了套路貪圖便宜不懂裝懂的業主,如果我們在選擇裝修公司時提前做足功課,了解裝修市場及建材價格的行情,理性的權衡和規劃投入資金與想要的裝修效果,在做決定的時候才不會陷入價格的怪圈,被“垃圾裝修公司”以低價套餐坑騙。沒有了前赴後繼飛蛾撲火的“垃圾業主”,“垃圾裝修公司”也將無法繼續生存,要麼倒閉要麼從良才是最佳的選擇。

裝修行業的清泉不僅需要各商家秉承道德良心做事,同樣也需要業主擺正姿態不給小人可乘之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流連千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